|
在这个速食时代,把大家以前喜欢的冷门粤语歌毁一遍对粤语歌的发展真的有好处吗。。。 |
|
相比之下,蓝台的音综简直像个笑话 |
|
黄伟文和沉默是金的某句词没了。再加上苏永康。 |
|
以前的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比这好看 |
|
如果唱粤语歌的标准与审美是粤语一定要标准,那活该粤语歌落寞一辈子。 |
|
安崎,马赛克,魔动闪霸建议跳过…… |
|
唯一遗憾是没有两个伟文。但是请了好多千禧年代的作词人作曲人做科普,好评。他们做的歌才是看这个节目的受众喜欢的,我的意思是后面多唱点陈奕迅杨千嬅郑秀文容祖儿张敬轩古巨基的歌吧。(5.29李老师真的好搞笑,强行改歌词唱国语就算了,为什么另一首要用粤语唱,不要太双标…6.5谁能想到,播了一个半月,爱讲普通话的李老师凭借一人之力成功让前期的马赛克魔动安崎都挽回了口碑呢(友情提示:不会唱粤语,可以找对应国语版,这不犯法。(大家快去某🍠搜粤语版贝加尔湖畔,笑看魔法打败魔法!(6.20 叶倩文用经典歌在一个粤语节目上输给唱普通话的李老师,就很“猴赛雷”啊… |
|
除掉一些很尴尬的歌手,剩下的简直是视听盛宴 |
|
竟然真的可以通篇不提到黄伟文和林夕 |
|
EP01:just so(果然期望太大……。 EP02:小情小爱的歌真的不需要用这么大的弦乐来改编…还有我真的很佩服乐评人面对这么多难听的歌,还能憋出这么多字的。 |
|
格局小了。节目应该做得更大繁荣景象一点,请一下出生自香港事业却base在台湾的周华健、莫文蔚,赴港发展过的星马歌手许美静、陈洁仪,陈奂仁,from香港却鲜少唱粤语歌的方大同、欧阳靖,再来就是去过香港发展过的内地歌手丁薇姐姐丁菲飞、彭海桐、纪如璟、胡蓓蔚、萧萧、陈蕾、张敬轩,香港本土歌手也该请得多元一点,比如至少请一组像Dear Jane这样兼具流行元素与独立精神的乐队,再请一组像MIRROR这样深受香港少男少女追捧的偶像组合,当然,极具男性songwriter代表的林家谦和vocal系港女的郑欣宜,都很代表香港当下不同族群的喜好,富有意义。
节目里有太多嘉宾和港乐的连结太牵强附会了。 |
|
「紅眼睛 幽幽的看著這孤城
如同苦笑 擠出的高興
全城為我 花光狠勁
浮華盛世 作分手佈景」
讀到這段感傷的文字
心知它意有所指
那個變換交錯的時代
查資料果然是Wyman
在給祖兒的「東京人壽」中
Wyman又一次寫下
「仙境可以逝似煙霞」
記錄那個殘忍的年份
不是在真空的容器
遙遠地想象那片土地
港人從不缺席
在每一次必須記錄的時刻
這是真正的聲生不息 |
|
阵容实在有点凑数…林子祥夫妇开场有多炸,后面几个内地乐队和男星唱的粤语歌就有多违和…即使是李健,都觉得似乎和这档综艺没那么大的关系…反倒是接受采访的各位大咖,真正都十分期待。
另外感觉剪辑和内容节奏有点像乐夏 |
|
终于又有高质量的音综看了😭 |
|
第一集直接把我感动哭了,作为两广听着粤语歌长大的孩子真的知道以前粤语歌牛、歌词的韵味多顶。一份非常浓厚的感动,真的听到了声声不息生生不息。 |
|
毛不易确实是我听过粤语最好的东北人了哈哈哈哈 |
|
除了这些大咖,还有我的卫兰侧田王宛之张敬轩吴雨霏泳儿谢安琪小肥洪卓立陈柏宇呜呜🥹专属90后的青春呜呜 |
|
不是所有歌都必须搞成大歌配弦乐团和和声团的 |
|
不管你们觉得以前的节目怎么怎么强,但事实是,芒果台的音综真的甩别的台好几条街,我觉得曾比特是一匹黑马。(小小吐槽一句,有些人真的没必要请来啊,真的相比来说不太行) |
|
个人观后建议:
第一期:马赛克、魔力闪动、安崎可以跳过,其他的都很
---------------------------------
第二期合唱独唱之后,感觉安崎唱《自作多情》的表现比第一期好了很多~
感觉好多人吐槽选歌老,个人觉得那只是针对经常听粤语歌的人来说歌单不新,但是要普罗大众来说,这些曲子写的这么好的歌经典老歌,有何不妥呢(不过如果选歌新老各半,也行会更好)笔笔选的1984确实是宝藏歌曲了 |
|
这种节目除了加深观众对广东歌的刻板印象还有什么贡献吗?选曲还在选上世纪的老套经典,选人也一言难尽,编曲也没编出什么新味道,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舞美和画面了。 |
|
当你横向对比同期其他音综之后你可以忽略它的所有缺点 |
|
港樂不需要人可憐,不用特別去發揚或懷念,立意不行,非常讓人反感,音樂不是每天吃老本,永遠不思進取,而是需要給新血新歌的舞台,唱自己的歌,自己的風格,好的音樂總會發光,不需要標榜什麼,內地的音樂節目就有這個問題,自己的音樂不良性發展,現在還關心起港樂了。但兩星給毛不易,準得不行,也有自己風格 |
|
看完第一集,挺失望的,以为是«歌手»的升级版,原来只是致敬、献礼的表演节目,就好像一班当红明星拍建国大业。
听着毛不易、李健唱着拗口的粤语歌,强迫症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还好林子祥和叶倩文宝刀未老,炎明熹是一股清流,未来可期!! |
|
哪一首能超过原唱?炫技的改编,花哨的舞台,随意删改歌词,字幕各种错误,再配点话题的炒作,芒果台综艺标配了。哦对了,好像到目前没有一首林夕的作品。 |
|
两年没看到这么有质感的音综了😭😭
长视频了不起! |
|
3.5 Gigi和Mike是真的会唱! |
|
像个没有精气神的中老年节目…把港乐狭隘的定义在了“那个年代”。 |
|
这种节目除了进一步证明华语音乐已死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
|
又烂又尬 |
|
一个把「广东歌」称为「港乐」的音乐类节目,一个打着复兴「港乐」旗号的献礼片(叫「港乐」格局还是不够大,应该叫「大湾乐」),让一群香港音乐人强行解释「港乐」不尴尬吗。本来我也接受所谓的「港乐」说法,直到节目里一次又一次出现错误,什么歌曲能唱什么歌词要改什么作词人不能出现还没有数吗,这个节目本身对香港音乐不严谨不尊重,当然我仅代表我自己选择不看。
另外选曲上建议直接改名怀旧金曲30年(尤其是2000以前),弘扬粤语歌吸纳新人更应该贴近现在年轻人在听什么而不是一味怀念过去反而更有香港乐坛已死的味道(有点可惜gigi和mike)
而同一晚撑广东歌的都在看香港乐坛盛宴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21/22颁奖礼,有哪些好歌有什么新人什么歌曲受时下听众欢迎,被动接受永远发展不起来。 |
|
贯穿着一种空洞的繁荣。被这个节目避开的那些人那些歌那些词曲才是港乐。 |
|
为什么会有人吐槽节目带政治色彩啊?这个节目本质就是个献礼类节目啊?类似电视剧里的献礼剧。他本身就因为这个产生的,怎么会反而怪它不是纯粹音乐综艺???作为这种单纯听歌不会唱,甚至不懂粤语的人来说,挺好的,也不用关心发音标准不标准,好听就行了。最后,希望我我喜欢也能成为叶倩文这样优雅的人55555555太优雅了 |
|
本粤语人属实吐了。连对一种语言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敢说什么生生不息?都给我先回家练练发音,起码练到毛不易的标准,再出来唱吧?安崎的表演,请问是超级碗的拉拉队吗?李健拼接歌曲二次创作又是在搞什么?求求节目组不要给粤语歌上坟了,坟头蹦迪都没这么瞎整的。 |
|
内容如歌名—《讨好自己》 |
|
曾比特会火🔥 |
|
若你為求風光去鞠躬 祝福你成功 |
|
来去都是拿这几首老歌来蹂躏,改得还不好听……优秀的港乐远不止这几首。选曲局限,选的歌手也很局限,只能说要做一个能同时讨好粤语区和非粤语区观众的节目很不容易吧! |
|
我不觉得 喜欢港乐的人 能接受 一张所谓的经典合辑里一首林夕也没有。 |
|
原本冲着千fa、sally和阿lam不想说什么,但还是忍不住问一句何必呢。长久以来香港流行曲目翻唱自日本欧美数不胜数,致使粤语歌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歌词上,从上世纪活跃至今、最具份量的香港填词人一个个却不能有姓名,可笑之极。真正的广东歌歌迷都知道港乐从未死过,所以不必缅怀请向前,从今往后转台看chill club |
|
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因这节目排雷了好几个年轻歌手(是怎么可以做到唱得那么难听 有必要什么歌都改成迪斯科风喔 |
|
作为给港乐续一炷回光返照的节目,科普和个人成长印记都做得很用心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爱得死去活来的港乐迷来说,阉割了林夕黄伟文周耀辉的港乐,无疑是刻舟求剑了。 |
|
不管是不是港乐复兴,第一期的粤语含量挺高的,很多影像资料回忆杀。芒果确实从香港娱乐圈找到了流量密码。既然有千Fa,三星观望吧。 |
|
低于期望值,冲着健哥,千嬅,李克勤来的,没想到第一期的惊喜来自Gigi和曾比特,很多人都在说不要纠结粤语发音,可是粤语歌的优美和韵味很大部分就源于它的发音,原谅那些纠结发音的人吧,粤语区的人听着塑料粤语真的挺难受的(此处有狗头) |
|
感觉受众不是我这种一直有听广东歌的人。一直拉六十年代sam哥,八九十年代梅姐,beyond,Leslie,谭咏麟,四大天王来流水,真的没啥意思。当老歌手高质量表演和新歌手露脸show来看了。期待后面Angela,没看到湿趴和糖妹好可惜!
既然是回归献礼,要不要做97后的音乐😉最好不要勉强不会粤语的歌手一定唱粤语。。
其实最后放到beyond93年认真做音乐,辛苦打歌的片段,对比现在满眼都是“秀”,真的忍不住了。这不是我想看的音综,或许是我期待太多。
最后,不要老是说乐坛已死。借张生的话说,你去留意乐坛,乐坛就不会死。你不留意,它死不死也不关你事😬 |
|
叶蒨文、杨千嬅、炎明熹、刘惜君,强到炸裂。 |
|
永远不要忘记是什么精神造就了这样的音乐,造就了那样的时代。回忆其皮毛时,更念其精神。 |
|
献礼音综真恶心 |
|
声生不息这个节目是所有热爱广东歌的人的噩梦。首先可以明显感受到诸位香港歌手对“港乐”这个词说得如此拗口,港乐是指香港管弦乐团这个信息随便翻张专辑都能查到,抛弃广东歌这个几十年的说法放佛想和什么东西迅速切割似的。芒果台继续沿用让人诟病的编曲用力过猛、煽情永无止境套路,用一根带刺的不求人不断挠着观众的兴奋点:“就是这里给我哭、就是这里赶紧笑、这里你应该震惊……”配合着漫长的尬聊尬笑尬介绍,通通混成难以下咽的大杂烩。作为一介自述为正经粤语歌节目,充斥着展示盗版光碟、篡改歌词、作词人佚名、常识出错等等让人无法忍受的时刻,再用宏大震撼的编曲和声包裹着小情小调,倔强地继续展示我是歌手的高超技巧,挑战着台下观众的演技,我只知道屏幕前真是如坐针毡。广东歌还没死,还有很多新力量,这挽歌很尴尬。 |
|
编曲俗得一批,十多首歌一个配器模式 |